在学校进入“211工程”重点高校建设行列以来,农学院发挥学科优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瞄准学科前沿,结合产业发展与地方需求,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为引领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立项经费逐年攀升。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0 项,立项经费累计5489.3 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国家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 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3项。2012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61项、立项经费达216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经费1625万元),占当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的1/5,是2008年度学院总立项经费的6.35倍;人均科研经费16.6万元,80%以上专任教师承担有科研任务,所有研究生均参与教师科研活动。通过项目带动,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科研水平显著提升。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271 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 51篇,核心期刊文章发表892篇;鉴定科技成果40余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区内外其它各类各级奖项50余项;示范推广新技术近60项,引进新品种30余个;正在申请专利33项,已授权专利31项,制定地方标准(规程)近40部,审定新品种8个,出版教材、著作74部。
——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何建国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治区国际合作项目围绕红枣的自动无损检测分级分选设备展开研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功研制出智能化红枣自动无损检测分级机,直接投入生产使用,解决了红枣产业中枣果自动分级关键技术问题,已获得经济效益上百万元;许兴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机技术研究与示范”,建成3个不同类型盐碱地核心试验示范区,形成了4个关键技术成果和5个技术集成模式,完成试验示范面积3400亩、辐射推广6万多亩,申请国家专利3项,培训农业技术人员234名、农民5510人次;谢应忠教授主持的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重大问题研究”以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安全为切入点,分别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碳素循环、生态安全评估与预警、地质环境与资源利用机理”三方面展开研究。项目实施期间共申请专利共 12 项,授权专利 12项;李建设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园艺节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设设施果树核心示范基地2000亩、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基地2100亩,建成新型日光温室552栋、果树塑料大棚280栋,重点示范推广了“以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黄板诱杀、防虫网、杀虫灯”等物理防虫技术;何文寿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任务“旱作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宁夏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精准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同心县王团等地建成3个示范园区,积极推广耕地质量提升与马铃薯高产优质精准施肥等技术应用,作物增产达17%—30.6%,累积推广面积达6100亩。
——科研成果持续转化。近五年来,先后转化科技成果40余项,对自治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张亚红教授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小任果业有限公司、吴忠孙家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等地积极推广“群体日光温室智能卷闭帘、卷闭膜和灌溉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成果,实现了智能卷闭帘、卷闭膜、温室喷灌与滴灌、智能防风系统的智能控制,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并减轻了劳动强度;张黎教授推广“鲜切花新品种引进筛选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示范种植新品种8-10个,建设300亩的标准化鲜切花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并推广设施切花基质栽培配方2-3个,为改变鲜切花生产品质差、病虫害发生严重、产花率低等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2年举办的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暨第四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的园艺产业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上,何文寿教授、李建设教授、张亚红教授、高艳明教授、顾沛雯教授、曹云娥博士等分别与固原市原州区科技局、银川林场、贺兰山绿色农业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夏广爱农民合作社、中卫新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顺源现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就“温室大棚新型全塑保温被”、“设施土壤质量提升与合理施肥技术”、“抗TY病毒病番茄新品种”、“园艺作物沙基质培养液栽培技术”等科技成果进行了转化合作签约,成果转化的形式有科技开发、合作推广与技术转让等,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笑谈科技风云,再绘发展蓝图。我们相信,农学院必将继续用自己的科技巨擎再续服务宁夏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曾华)
|